首页首页 > 其他类型 > 史学研究 > 盗世奸雄:希特勒(出书版)
盗世奸雄:希特勒(出书版)

盗世奸雄:希特勒(出书版)

  • 小说来源:网络转载
  • 查看次数:
  • RAR压缩包大小:286.64 KB
  • 下载次数:未知
  • 发布日期:2017-10-29
  • 小说类型:TXT文本文件
  • 小说作者:解力夫
  • 书籍等级:
  • 运行环境:支持TXT文本阅读即可
  • 连载状态:+正文完结
  • 不看简介,直接下载
  • 小说简介
  • 随机章节内容
    希特勒,1889年生于奥地利靠近德国南部的布劳瑙镇。父亲是一个海关督察。希特勒幼时读书成绩很差,但对绘画有浓厚兴趣。父母去世之后,希特勒于1908年只身赴首都维也纳报考美术院校,屡遭失败后流落于街头。1913年到德国南部巴伐利亚首府慕尼黑,并在这里被征入伍,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,为下士班长。德国战败后,希特勒成为仇恨共产党和犹太人的极端民族主义分子,连续组织暴动,建立纳粹党,煽动大日耳曼人的民族情绪,并于1933年爬上德国总理宝座。由这时起,希特勒加紧重新武装,极为鼓吹扩大德国“生存空间”,疯狂向外扩张,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。希特勒先后吞并或霸占了奥地利、捷克斯洛伐克、波兰和法国的领土,将魔掌一直伸向北欧、非洲和阿拉伯地区,杀害了千百万各族无辜百姓。最后,希特勒将数百万人的军队分布于欧洲东、西两线,频频发动“闪电战”,进犯苏联和英美,但在强大的苏联红军和英、美盟军的打击下,希特勒霸占欧洲和世界的美梦终被粉碎。1945年4月底,柏林陷落,希特勒自杀。 本书以传记体裁,通过简炼的叙事手法,再现一些历史事件,为我们打开一道通往柏林的大门,透过它,希望让历史不会重演,愿世界永远在和平中发展,让风铃传递爱的信息。

      为了要给罗姆吃些甜头作为安慰,希特勒在1933年12月1日任命罗姆和副党魁鲁道夫?赫斯 为内阁阁员。在1934年元旦,又给这个冲锋队的头子写了一封热情友好的信。他一方面重申 "陆军有责任保卫国家,抵御境外敌人",同时又承认"冲锋队的任务是确保国家社会主义 革命的胜利和第三帝国的存在",并且承认,冲锋队的成绩"主要应归功于罗姆"。这封信 刊登在1934年1月2日纳粹党的机关报《人民观察报》上,对于暂时缓和冲锋队中存在的不满 情绪,起了很大作用。在圣诞节和新年的普遍善意气氛中,冲锋队和陆军的斗争,激进的纳 粹党分子要求进行"第二次革命"的叫嚣暂时平息下去了。

      希特勒图谋世界的蓝图是,要征服欧洲,必先征服德国。一旦他消灭了国内的反对者以后, 他马上就转到一直使他感兴趣的外交事务方面了。

      1933年春季,德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变得更糟了。第三帝国在外交上空前孤立,军事上软弱无 力。整个世界对于纳粹的暴行,特别是迫害犹太人感到憎恶。德国的邻邦,特别是法国和波 兰,态度是敌对的和多疑的。早在1933年3月,波兰在但泽举行了一次军事示威之后,毕苏 斯基元帅向法国人表示最好联合起来对德国进行一次预防性的战争。甚至墨索里尼对于希特 勒上台执政,事实上也并不热心,尽管在表面上他装出欢迎第二个法西斯国家出现的姿态。 一个潜力上大大强于意大利的国家元首,很可能不久就使墨索里尼这位领袖黯然失色。一个 狂热的泛日耳曼德国,对奥地利和巴尔干各国都有野心,而在这些地方,那位意大利独裁者 也已经提出过他的领土要求了。社会主义的苏联,支持共和,反对纳粹法西斯主义。这样, 在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中,第三帝国的确是孤立无友、失道寡助的。而且,它又没有武装, 或者说,同它的高度武装的邻邦对比之下,是不堪匹敌的。


      第七章 登上权力高峰(6)

      因此,希特勒外交政策的当前战略和策略,是由德国的软弱和孤立处境这个严酷现实所决定 的。但是,自相矛盾的是,这种处境又提供了符合他自己和大多数德国人最强烈希望的自然 目标:在不致引起制裁的情况下摆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,在不致引起战争的情况下重新武装 。只有在他完成了这双重的短期目标以后,他才有军事力量,才能毫无牵制地实现既定的长 期外交目的,而它的具体目标和方法是他早在《我的奋斗》中就十分露骨和十分详尽地规定 了的。

      现在希特勒要做的第一件事情,是以宣传裁军与和平的方法来迷惑德国在欧洲的敌手,同时 睁大眼睛寻找他们集体甲胄中的弱点。1933年5月17日,希特勒在国会发表了"和平演说" ,这是他一生中最漂亮的演说之一,是欺骗宣传的杰作,它不仅深深地打动了德国人民的心 ,使他们团结在他的周围,而且在国外造成了一个使人有好感的印象。就在前一天,美国总 统罗斯福刚刚向44个国家的元首发出了一封动人的信件,概述了美国在裁军与和平方面 的计划和希望,呼吁废除一切进攻性武器--轰炸机、坦克、机动重炮。希特勒很快地响应 了美国总统的呼吁,并且加以充分的利用。希特勒说,他的政 府对罗斯福总统的呼吁表示热烈的欢迎,德国愿意放弃一切进攻性武器,也愿意解散它的全 部军队,销毁它现有的少量武器,如果邻国和有武装的国家也这样做的话。他还强调,德国 不想进攻别国,只想谋求安全,愿意同任何国家签订互不侵犯条约。

      这篇演说,还有不少温和的辞句和热爱和平的表白,使得忧心忡忡的世界感到又惊又喜。给 人的印象是:德国不要战争,战争是"疯狂透顶的事"。它会"造成现有社会和政治秩序的 崩溃"。纳粹德国并不希望把其他国家的人民"德国化"。"上一世纪的心理状态使人们认 为,他们要把波兰人和法国人变成德国人,这种心理状态同我 们是格格不入的……法国人、波兰人和其他国家的人民都是我们的邻人,我们知道,任何事 情都不可能改变这一客观现实,否则,这种事情在历史上是不可想象的。"

      但是,其中有一个警告。德国要求同所有其他国家享有平等待遇,特别是在军事方面。如果 不能得到平等待遇,德国宁可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。然而,在西方世界同声庆贺希特勒 出乎意料的讲道理的时候,这个警告没有引起注意。伦敦《泰晤士报》也认为,希特勒的平 等待遇的要求是"驳不倒的"。工党机关报伦敦《每日先驱报》要求相信希特勒的话。保守 的伦敦《旁观者》周刊认为,希特勒已响应了罗斯福的呼吁,这个姿态使惶惶不安的世界有 了新的希望。在华盛顿,据德国官方通讯社引述罗

      斯福总统的秘书的: "总统对于希特勒接受他的建议感到很鼓舞。"

下载地址